答:白茶色泽形成的物质基础:除了叶绿素作用外,还有其他色素的作用,如胡萝卜素、叶黄素以及后期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形成的有色物质等。这样就构成了以绿色为主,带有轻微黄红色,并衬以白毫,现出灰绿并显银毫光泽的白茶特有的色泽。在加工过程中,若萎凋时间短,且天气干燥,叶绿素转化与分解较少,叶绿素保留较多,则叶色呈鲜绿色;若萎凋温度过高,堆积过厚,叶绿素就会被大量破坏,暗红色成分增加,呈现暗褐色至黑褐色。
白茶汤色和滋味的形成:萎凋中后期,叶内水分大量减少,酶的活性进一步减弱,叶内含物的转化逐渐由酶促氧化变为非酶促作用。通过并筛,加速了内含物的转化和相互作用,增加了多酚类氧化缩合产物,形成了白茶特有的杏黄汤色和醇爽清甜的滋味。茶黄素和茶红素是构成白茶汤色与滋味的组分之一。干燥过程中,以儿茶素变化最为深刻,其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减少最多,这使得茶汤涩味进一步消失,滋味更为清醇。
白茶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:白茶香气感官审评上的突出特点是毫香清鲜,与之对应的是成分组成上醇类化合物含量较高。白茶的萎凋时间较长,鲜叶在失水条件下,以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型香气物质与其水解酶接触,使糖苷类化合物如 β -芳樟醇、香叶醇等含量增加,其中 β﹣芳樟醇高达香气总量的四分之一,这可能是白茶具有毫香清鲜香气品质的主要物质基础。白茶的干燥温度较低,多数香气成分得以保留。芳香族中含量较高的有苯甲醇、苯乙醇、水杨酸甲酯,其中苯甲醇有微弱的苹果香气,苯乙醇具有柔和的玫瑰花香香气,水杨酸甲酯具有青油的特殊香气,这些香气成分可能使白茶在感官上呈现清鲜的香气特征。
白茶滋味形成的物质基础:有些内含物质只影响白茶的滋味,茶叶的滋味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感受,茶叶中的呈味成分比较复杂,其种类、含量及比例的不同或改变都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,茶的滋味因茶类的品质优次而有很大差别。茶汤滋味主要由可溶性糖的甜味、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的涩味及醇和感,氨基酸的鲜爽味,咖啡因的苦味,以及具黏稠性的水溶性果胶等物质构成。